查看原文
其他

关注|为何悲剧频发?刚网传大连理工博士自杀,中南大学硕士又坠楼,疑因……

墨香学术 2021-04-24

点击上方“墨香学术”可以关注我哦

     网传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服用安眠药自杀,遗书曝光。后据网友介绍:人没事了,能说话,在医院。谁料,4月22日,中南大学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情况说明:4月21日早晨6时许,我校粉末冶金研究院2019级专业硕士生黄某某坠楼身亡,警方初步判定为高空坠落(排除他杀)。学校对于黄某某同学的不幸离世深感悲痛和惋惜,对该生家属及其亲朋表示深切慰问。学校正全力配合警方调查,积极做好善后工作。



图源:中南大学官方微博

坠亡疑因与论文相关

而根据网络上学生家长提供的信息(黄某某同学的聊天记录)。这位同学的坠亡,可能跟他的论文有关。


从聊天记录中看得出来,这位同学很优秀,他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并且被录用,按照中南大学的毕业要求,这篇论文足以达到硕士生的毕业要求。可令人悲痛的是,也正是这篇论文,将学生推向了崩溃的边缘。


小募看完了聊天记录,先简单的概括一下就是:


黄某某发了一篇学术论文,但后期发现数据不对,可论文已经发出去了,无法撤回。黄某某因此有了巨大的压力,害怕以后论文被发现有数据错误,就成了他学术不端的证明,到时候最严重的情况可能会被撤销学位。


简易版时间线:


3月22日,论文被接收。

3月24日,修改论文时发现大问题,想跟导师说撤回论文,但最终应该没说。导师的意见是做实验验证。

3月30日,论文没有被解决好,压力逐渐上升。

4月10日,论文发表出来了,但是发现两个明显错误的地方。

4月16日,压力明显更大,因为害怕论文被发现错误,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被取消学位。与同学交流缓解压力。

4月20日,与导师交流,说看开了,具体交流内容不知。

4月21日,该同学坠亡。


具体情况:

黄某某的论文在3月22日就已经被期刊接收,但是他自己觉得很心虚,据网上一匿名网友说,黄同学的硕士毕业论文从拿到题目到初稿提交只花了不到一个月,其中构思和前期准备一个多星期,数据的分析处理一个星期,写作不到两星期。


在两天后,黄同学发现自己投稿的论文存在很严重的问题,导师的意见是做实验进行验证。而且他把自己的实验情况也和导师进行了沟通,自己也认为并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,于是他开始补实验,但是进展不是很顺利。



之后的几天里,黄某某的情绪都是在波动变化——时好时坏,从聊天记录中也可以看得出来有时候他有些过于焦虑。4月10日,论文被期刊发表,这时候,黄某某发现,论文里面有两个明显错误,但老师没有改到。


也就是从这天起,黄某某的压力和焦虑明显增大了,并且向与他聊天的朋友说了自己的想法,因为他之前将论文有错误的事情告诉了室友还有实验室的同窗,黄某某很害怕室友在别的群把论文发出去,然后整个院都知道了这件事,自己会被举报,会被判学术不端。


这样最严重的后果自己就会拿不到学位证。而且论文加上了自己导师和院长的名字,他也怕这事被发现以后连累他们,于是自己更加焦虑。


就这样,黄某某一边焦虑,一边又束手无策,并且还在纠结要不要和导师说明最坏的结果。


时间来到4月20号,朋友打电话问他情况,黄某某说和导师说了,并且自己也想通了。但是,他和导师之间的对话并没有向朋友提及。



本以为沟通完之后,事情就会解决,但在21号,黄同学却跳楼坠亡了。


家长有4点疑惑:


得知孩子身亡的消息,家长内心十分沉痛。他们来到了中南大学,但对于孩子的事情仍旧存在疑惑。


据网传截图,家长有四点疑惑不清楚:

1.学校11点查寝后发现学生未归不联系家长。

2.学校实验室能允许学生通宵做实验?

3.凌晨发现坠楼后(学校通报是早晨6点,以官方通报为准),为何10点多才联系家属?为何不第一时间联系家属。

4.关于论文,校方含糊其辞,给的答复是他很优秀,论文都是小事情,发表的是国际论文,论文修改也正常,既然正常为什么会有和同学从三月份开始的聊天记录,他和舍友之间是否有矛盾?



4月22日,中南大学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情况说明:表示4月21日早晨6时许,我校粉末冶金研究院2019级专业硕士生黄某某坠楼身亡,警方初步判定为高空坠落(排除他杀)。学校对于黄某某同学的不幸离世深感悲痛和惋惜,对该生家属及其亲朋表示深切慰问。学校正全力配合警方调查,积极做好善后工作。



至此,事情暂时未有新一步调查通报。


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
得重视了!

在事件的评论区,很多人都很唏嘘,目前不知道论文事件是否只是一个导火索,但如果真的是因为论文有错误害怕被举报,那真的太不值得了。


这也把一个更尖锐的问题抛在了我们面前,那就是,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,真的得重视了!


目前,有大量研究表明,超过三分之一的研究生在读研时都有过巨大压力。


2年前,一位接受Nature杂志两年一次的博士生调查的学生呼吁大学为“哭泣的时间”提供一个安静的房间,因为研究生学业带来的压力实在太大了。当时,5700名受访者中有29%的人最为担心自己的心理健康,近一半的人曾因博士学业而焦虑或抑郁。


读研读博的压力之大,很多人都有切身体会。在知乎上,“X 大学有没有一个能哭的地方”的问题和回答一度非常之多。



两年过去,情况似乎越来越糟。


Nature今年再次对来自世界各地的6300名博士研究生进行了调查,调查结果显示,71%的受访者对自己的研究生经历感到满意,但约36%的人曾因博士学位带来的焦虑或抑郁而寻求帮助。


其实,论文有错误,正常勘误就行了,不会涉及到学术不端,但或许一篇论文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好完成,所以很多时候,我们容易陷入到牛角尖里,这种时候,如果考虑到可能会延毕,那焦虑会瞬间吞噬自己。


我们的教育从小就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,取得优秀成绩,将来做“人上人”。但是,似乎没有告诉我们,遇到挫折和失败该怎么办。


希望大家都能学会及时疏解自己的压力,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。也希望高校和家庭,都能够给研究生一个“安静哭”的地方,给他们多点包容。



文章来源:中南大学、腾讯网、知乎等,转自募格学术


我们期待原创稿件,来稿请发: moxiangxueshu@126.com

温馨提示: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;  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,我们崇尚分享。

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(来源:墨香学术 微信:moxiangxueshu)

 转载仅供思考  不代表【墨香学术】立场


公众号推荐


墨香学术

关注学术资讯,追踪学术前沿

   密切关注学术资讯,持续追踪学术前沿问题,积极推广原创性成果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